(记者姜强):在一次书法交流联谊会上,有一位书法家的书法表演格外引人注目,不由自主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,他是一个残疾人,因为没有双臂,用嘴巴衔着毛笔,一字一顿,从每个句子、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开始,一笔一划倒着写上去,逐字逐句,一气呵成。
记者不仅对他的书法大加赞赏,更对他的乐观表现格外青睐,尤其对他的曲折故事倍感好奇,于是便开始了对他的一次专访。
贫穷的出身
他叫蔡沐江,年11月出生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乡光明村委会后湖村小组,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一辈子跟*土地打交道,靠耕种为生,供养着三个孩子,过着清贫而简朴的农家生活。因为家里穷,蔡沐江小学毕业后,便缀学在家帮着干农活,后来又跟着别人学电焊,15岁时便开始打工,到工地上做钢结构,苦活、累活、脏活抢着干。
不幸的事故
年11月12日,蔡沐江随进贤县一包工头龚某到丰城市一家船舶修造厂做工,施工过程中,由于承建方的过错,造成蔡沐江被高压电击倒,瞬间全身冒烟,医院抢救,数次下发病危通知书,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,但人已变得不成样子:全身25%面积被烧伤、颅骨缺损30平方厘米、颅内血肿,需行双臂截肢、下肢清创、左腋动静脉结扎、颅骨凿骨扩创等手术。
、残疾人蔡沐江在倒行口书
终身的残疾
事故发生后,蔡沐江的父母东凑西借花了20余万元救治费,总算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,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,蔡沐江已经完全残疾,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,就连个人生活也不能自理。在接下来的治疗中,本来还要作颅骨修复、面部及全身多处瘢痕修复等手术,需配置假肢、加装残疾辅助器等,但因家里实在再也拿不出钱来,结果只能是望而生叹、迫不得已全部放弃。
最终的判决
面对如此损害赔偿,蔡沐江需要一个说法,于是诉诸于法律。想不到的是,诉讼进展得非常不顺,先后经过五次审判,由一审到二审,接着又被提请再审,然后重新回到一审,最终二审结案,官司一波三折,从年11月到年12月历时三年之久,最终才尘埃落定。几轮官司下来后,蔡沐江虽然胜诉,判决可获多万元的赔偿,可实际上却迟迟拿不到分文,因为责任人早已将财产转移并隐匿。
痛苦的煎熬
身体上受摧残,官司上受折磨,最终还拿不到补偿。怎么办?蔡沐江不断上访,可依然是收效甚微。他找过电视台,也找过报社,希望寻求媒体呼吁,可人家说这样的事情因为太多而不便插手。处处碰壁,无路可走,此时此刻,他竟埋怨父母不该将他救活,可怜父母只得忍气吞声、以泪洗面。
看到父母难过,蔡沐江心里更不是滋味。他时常默默问自己:父母花20多万元将我救回,难道是为了让我留下来使他们伤心?我该如果去做,才能对得住父母呢?
为了能减轻父母的负担,他鼓足了勇气,开始了上街乞讨的生活。由于失去双臂,生活不能自理,外出乞讨的日子里,不可能有人陪着自己,为了大小便的方便,他让父母将他的裤子全部剪成开裆,屁股露在外面,他已顾不上颜面,为了生存,他必须越过这道坎。
“刚开始的时候,因为身上没带钱,我坐公交车,经常被司机赶下来,后来身上即使有了钱,因为自己掏不了,我叫司机帮忙掏,而司机又不愿,硬要将我赶下车”,伤心事想起来,他至今仍记忆犹新,“有些刁钻的司机,不讲情面倒罢,竟还挖苦讽刺我,身心本来就受打击,气得我连死的念头都会有”。
在乞讨的日子里,他倍受挣扎,饱受人间冷暖,吃尽人生苦楚。为了省钱,他舍不得住宾馆,晚上经常睡在桥洞下,有时也会睡在公园里,蚊叮虫咬,饥寒交迫,这是常有的事。最没有良心的是,好不容易讨来的一些钱,竟还被小偷偷过,也被强盗抢过。
谈到乞讨,他几度哽咽:“大街上,因为乞讨的人太多,人们已分不清哪些是真乞丐、哪些是假乞丐,所以大多都不愿出手,有时一天下来,寥寥无几,根本就讨不到几个钱。令人气愤的是,有些外地来的正常人,竟然也结伙假扮残疾人,混到乞讨的队伍当中,他们会编故事,假戏真做竟格外动人,经常是女的扮孕妇,称父亲不幸意外,需要紧急做手术,或称弟弟刚已考取大学,无钱报名而面临缀学;男的则称自己出于正义,因见义勇为而不幸负伤,昏迷后却找不到人担责。他们往往弄来许多假证明,故意摆在显眼的地方,容易让人信以为真,结果是假乞丐比真乞丐讨的还要多的多。他们明明好手好脚,却将缠布弄得血迹斑斑,也许是怕被我知道真相,他们总是将我赶得远远的,我若不从,没人的时候,他们就会收拾我,我是一个真残疾,怎么可能斗得赢这些假残疾呢?”
残疾人蔡沐江在街头卖艺
不屈的精神
什么叫感同身受?在蔡沐江看来,若没有相同的经历,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痛苦其实是很难有相同感受的。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里,他之所以能够挺过来,一是源于自身,二是因为父母。他说:“父母把我养育成人,又花了20多万元救了我的性命,如果我还要自寻短见,这等于白白浪费了父母的所有心血,泯灭了父母的希望,只会加重对他们的打击,为了父母,无论如何我也得活下去,只要活着,便有希望!”。
偶尔的温暖
因为要饭容易被人误解,于是他又改做卖唱求生。自学一段时间唱歌后,他拖着沉重的音箱,用一首首感人的歌声,去感动路人的同情,获得相应的打赏。
他去过南昌、九江、萍乡、抚州,也远涉长沙、武汉、厦门、杭州等地,吃过多少苦,受过多少累,别人难以想像,他自己心里有数。吃过的苦越多,反而促使他变得更顽强。
任由世事变迁,爱与善却始终存在。现实是个多菱面,看哭的人有,看笑的人也有,嘲笑你的人有,帮助你的人也会有。
他坦言,这些年,其实也遇到过不少好心人,有人同情,有人安慰,有人接济,还有人给他提建议,叫他学写字、练书法,用自己的一技之长,养活自己,证明给别人看。偶尔的关怀,所有的温暖,都能让他感激涕零,也使他受益匪浅。
执着的追求
蔡沐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。他清楚,乞讨的生涯,除了能够养活自己外,丝毫不能体现人生的意义,根本就不是自己想到的结果。同时,他也意识到,自己的五音不全,唱歌并不是自己的特长。未来的路如何去走?怎样实现人生逆转?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。
他从外届吸取营养、获得动力。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,胸以下全部瘫痪,无法上学,却在家里自学完中学全部课程,还学会了英语、日语、德语和世界语,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;王江民3岁患小儿麻痹症,腿部残疾,46岁学编程,创立了江民杀*软件;陈州6岁父母离异,8岁流浪四方,13岁摔伤失去双腿,却以木盒为腿,四处卖唱,用歌声行走中国,走遍全国多个城市,从无腿乞丐成为一名激励大师。这些残疾人的成功,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与启发,也增强了他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。结合自身的实际,他把自己努力的方向定为:练习书法,专攻倒行口书。
他买来毛笔,用脚趾夹笔,不停地操练,从夹不住到夹得脚趾又红又肿,不管天有多冷,一双赤脚总是露在外面,学会了用脚当手使之后,他又练习用嘴衔笔来写字,从每句话每个字的最后一划倒着写:不会,就接着练;字难看,就重写;段落排得不整齐,又从头开始。一次次,一遍遍,不停地练,反复地写,口水流得满地都是,嘴唇也被磨出了血泡,舌头破皮,牙龈出血,牙齿酸痛,就连吃饭都难于张嘴……
“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”。他以超乎寻常的毅力,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,矢志不渝,坚持不懈,终于破茧成蝶,苦练成钢,用自己艰辛的书法成果,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幅不同寻常的人生篇章。
蔡沐江的倒行口书,字体浑厚圆润、疏密得宜、刚柔并济、动静结合,集点成字、连字成行、集行成章,仿佛像一首首无声的音乐,无处不给人透露出一种心境平和而又乐观向上的温馨感受!
未来的理想
谈及未来,蔡沐江这样告诉记者:“我现在虽然算不上成功,但却对未来充满着信心,相信未来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做,我看到了目标,也看到了希望!”。
以前流浪时,他常常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错误,而现在变得心态越来越从容,心情越来越平静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?他说:“一是跟生活经历有关,经历多了,自然就会懂得更多,悟得更透;二是跟练习书法也有关,创作过程中,心态越浮躁,越写不出好作品”。
他认为,书法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艺术,要的是功底,讲究的是神韵,绝对不是写写划划那么简单的一件事,它会倒逼你不断地去学习、去阅读、去积累、去思考,充电的知识多了,对人生的思考自然也就更深刻。诸如那些《心经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兰亭序》、《岳阳楼记》等,蔡沐江不知道看过多少遍,有的倒背如流。在这些书里,内容都充满正能量,这对提高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非常有益,他坦承,自己现在的生活心态以及创作境界,主要得益于这些书的教导。
他说:“我虽命运多舛,但我要利用这些苦难,让它变成财富。未来,我要一如既往地用心写好自己的书法,坚持不懈地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,争取把倒行口书这门艺术绝活发扬光大,希望有人能够支持我举办几场像样的倒行口书书法专览,让我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正面教材,影响和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,奋发图强!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