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医院皮炎 https://m-mip.39.net/baidianfeng/mipso_8582670.html如何理解“扶贫”?生活在城市里的人,大多有着稳定的工作,对这两个字的感触或许并不是很深。而对于上林县白圩镇大浪村的覃日高来说,这两个字就是一场“及时雨”,给他近乎绝望的生活找到了方向。大浪村是上林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,近年来随着扶贫工作队的入驻,当地以优质稻、鸡、牛和花生、大豆为主的“3+1”产业模式得到快速发展,还打造起光伏扶贫电站,带动了一户又一户贫困户顺利脱贫,村集体经济收入超标准5倍以上。如今的大浪村,万羽鸡鸣,犹如一曲幸福之歌,在幽幽山谷中回荡。
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伤心处
见到覃日高,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。山谷中微风阵阵,清爽宜人,大浪村三个大型养鸡棚内万羽肉鸡活力十足,鸣叫声此起彼伏。不远处,一名衣着整洁、面带笑容的壮汉大步走上前,他就是覃日高。
“男儿有泪不轻弹,堂堂男子汉流血不流泪。只是回想起以前的事,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,兄弟见笑了。”走在鸡棚边的林间小道上,覃日高向记者敞开了心扉。覃日高永远忘不了年12月14日这一天,当天一起在外务工的妻子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腿部受伤住院,家里的积蓄一下子被掏空。上有两老下有三个还在读书的孩子,妻子还需要人照顾,覃日高只能回家照顾家庭,以种养为生并在村委当起治保员,一个月有元的收入。
“老婆不能劳动,我还要照顾家里的老小,种养规模不大,只能勉强维持生计。因为老婆伤口发炎和其他疾病,医院我去过了许多,还特意去了两次湖南寻医。”覃日高说,为了给爱人治病,他借遍亲朋好友,还贷了10万元款,“医院看病,医生说要住院一段时间。我负担不起呀,一个月工资才元,还要供小孩读书。当时好难,寻死的心都有了。”
扶贫产业找对路,群众增收有盼头
年底,覃日高窘困的生活迎来了转机。当年,南宁市脱贫攻坚“指导员”林炜和第一书记张金峰来到大浪村,他们的第一顿饭是在覃日高家吃的。“根据我家的情况,他们让我多养鸡。让我只管养,销路他们来负责。另外,还让我到村里各庄去收大米,也是他们帮找销路。”覃日高说,目前他自己在家养有约只肉鸡,一年可以带来差不多两万元的收入,加上后来到村里养鸡场打零工,两个孩子陆续完成学业找到工作,妻子的病情也慢慢好转,生活越来越有希望,“他们就是我的兄弟,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,现在还在帮助我,我非常感激他们。”
带动覃日高脱贫,只是张金峰和林炜在大浪村工作的一部分,如何依靠自然优势发展种养产业,在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能带来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,这没少让两人犯难。“我们村的村民经济来源以建筑、劳务输出和种养为主,其中种养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。”年8月,在上林县财*50万元资金支持下,通过与相关公司合作,大浪村建起3个平方米的养鸡棚,当年就卖出3批肉鸡。加上沃柑、养鸭等产业,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21.13万元,远超标准值。“养鸡棚不仅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,平时鸡的喂养、抓捕、接种疫苗等都需要工人。除2名固定人员外,鸡棚还吸纳47户农户灵活就业。比如抓捕,工作四个小时就有元收入,覃日高经常来帮忙。”林炜说,今年截至6月,依托养鸡场,村集体经济就已经有了20万元,预计今年将达到40万元。
据了解,以养鸡为龙头的大浪村“3+1”产业模式共有户贫困户受益,加上亩扶贫光伏电站、小龙虾养殖,大浪村年底贫困发生率降为1.16%,实现整村脱贫摘帽。
来源:南宁晚报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