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微量元素,哪些是通过平时合理饮食就可以得到而不必过分进补的,哪些营养是需要额外补充的。你真的知道吗?
宝宝半岁后需要重视微量元素检查
其实过多的检查和不检查都是不提倡的做法。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,以便对宝宝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判断。但这不代表宝宝每个月都要做微量元素检查。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以母乳为主,不必做微量元素检测。6个月以后,由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,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。所以说,宝宝的微量元素检查不是医生下达的“圣旨”,而是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建议家长给宝宝做。
仅靠几滴血得出的检测结果,“合格”与“不合格”的父母反应却是过了头。其实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,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数值来看,宝宝是否缺乏微量元素,不能简单地靠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做判断,必须结合宝宝所表现出的症状才能作出定论。
宝宝微量元素补充误区
误区一: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少好吸收
同样是“富含铁”的食品,有的容易被人体吸收,有的就不容易;有的食品可以经常吃、大量吃,有的却不容易吃到,或者只能吃一点点;补铁药品吃多了会中毒,天然食品不会造成中毒,但吃多了吸收率就会下降。
眼窝小贴士:因为维生素C是著名的还原剂,可使三价铁还原成易吸收的二价铁,所以在宝宝服用铁剂的时候,加服维生素C或多吃富含维C的蔬菜水果,如西红柿、柑橘、猕猴桃等,都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。
误区二:微量元素可以随便补充
微量元素在身体里有一定的需求量,如果吸收太多,远远超过身体的需要,就会产生毒性。所以不同年龄的人都有他合适的范围。父母们如果要给孩子服用营养素补剂,最好能先请教一下保健医生,是否需要补充。
眼窝小贴士:微量元素在身体里有一定的需求量,如果吸收太多,远远超过身体的需要,就会产生毒性。所以营养学家会针对不同年龄的宝宝推荐一个合适的数量范围。父母们如果要给孩子服用营养素补剂,最好能先请教一下医生,是否需要补充。
误区三: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一样会受热损失
维生素是一些小分子的化学物质,它们在食品加工烹调中不稳定,比如维生素C怕热、维生素B2怕光、维生素A怕氧气等。可是微量元素不会受热损失。不过假如把皮削掉、把外面的叶子扔掉,把大米白面弄得非常精白,都会损失很多微量元素,因为越是靠中心的地方,营养素含量越低。
眼窝小贴士:维生素A长期服用可发生骨骼脱钙、关节疼痛、皮肤干燥、食欲减退、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;过多补充维生素D,则容易引起高血钙症,还会伴有厌食、恶心、弥散性肌肉乏力、肌肉疼痛等身体不良反应。
宝贝营养缺乏八大警铃
警铃1:宝贝瘦弱、生长发育落后——身体可能缺蛋白质、必需脂肪酸和锌所致。
警铃2:宝贝夜晚视力降低——可能是体内缺维生素A所致。
警铃3:宝贝出现舌炎,舌裂、舌水肿——可能是体内缺B族维生素。
警铃4:宝贝牙龈出血——可能是体内缺维生素C所致。
警铃5:宝贝嘴角干裂——可能是缺核黄素和盐酸所致。
警铃6:宝贝骨骼牙齿发育不良,出牙晚——可能是体内缺钙所致。
警铃7:宝贝夜惊、多汗、头呈方颅——可能是体内缺维生素D,患了佝偻病。
警铃8:宝贝个子矮,厌食、发干并变细——可能是体内缺锌所致。
当宝宝的身体敲响这些警铃的时候,妈妈应该当心了!这时候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为宝宝补充营养品。